區疾控中心積極開展災后疾病防控工作
8月11日以來,受強降雨影響,新津境內南河水位快速上漲,城區內多處內澇,新津區迅速啟動了II級防汛應急響應。針對汛情,區疾控中心立即行動,清點應急物資,為災后疾病防控工作做好了準備。
8月13日-20日期間,為保障災后全區居民健康,防止疾病的發生與傳播,疾控中心積極組織工作人員開展了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工作、消毒防疫工作和健康教育宣傳工作。
災后水質安全與全縣居民健康息息相關,縣疾控中心衛生監測科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采集了水廠出廠處和管網末梢水樣品,并進行了快速檢測。8月13日-20日,對轄區內兩個自來水廠及汛期受災地區(永商衛生院、月花小區)、花橋政府共采集出廠水4個,管網末梢水5個。
災后消毒防疫是從源頭上預防控制疾病發生與傳播的重要手段。安西鎮、永商鎮部分場所受災較重,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在被淹場所清淤完畢后,立即開展了消毒防疫工作;同時還向當地政府、衛生院及附近民眾發放了消毒片,詳細指導講解了消毒片的使用方式。8月13日-20日,疾控中心消殺組共計出動機動噴霧器6臺次,使用泡騰消毒片和消毒粉約100kg,消殺面積約100多萬平方米,發放消毒藥片1000余瓶。
災后健康教育是增強居民衛生防病意識、提升衛生防病知識技能的重要環節。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迅速深入社區懸掛橫幅、張貼發放宣傳資料、開展健康咨詢指導。同時,秋季學期開學在即,中心工作人員還特別針對受汛情影響較嚴重的幼兒園,開展了消毒防病指導、健康教育宣傳,保障開學后學校兒童擁有更安全、更健康的學習環境。8月13日-20日,共計懸掛橫幅14條,張貼宣傳畫報200余張,發放宣傳資料6000余份健康新津微信發布汛期健康知識1條,接受宣傳教育人次數1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