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人畜共患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為興奮、恐水、咽肌痙攣、進行性癱瘓等。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一旦發病,病死率幾乎達100%。及時、科學、有效的暴露后預防處置能有效避免狂犬病的發生。
春夏季是狂犬病的高發期,發生狂犬病暴露后應如何正確處理呢?在處置中遇到相關問題又應如何解決呢?為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知識,今天,就"狂犬病暴露后處置"的相關問題為您逐一解答!
1. 什么是狂犬病暴露?
根據《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范(2009年版)》,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確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動物咬傷、抓傷、舔舐粘膜或者破損皮膚處,或者開放性傷口、粘膜接觸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唾液或者組織。
狂犬病暴露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暴露:皮膚完整、沒破皮,沒有接觸自身粘膜,病毒沒進入身體,不需要處理。
二級暴露:破皮了但沒有出血,病毒有可能進入身體,用肥皂和流水沖洗傷口15分鐘,然后打狂犬疫苗。
三級暴露:破皮流血,病毒很可能進入身體,立即處理傷口、打狂犬疫苗,還要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2. 發生暴露后傷口應如何處理?
傷口處理包括徹底沖洗和消毒處理。局部傷口處理越早越好,就診時如傷口已結痂或者愈合則不主張進行傷口處理。清洗或者消毒時如果疼痛劇烈,可給予局部麻醉。
傷口沖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堿性清潔劑)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交替徹底清洗、沖洗所有咬傷和抓傷處至少15分鐘。然后用生理鹽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將傷口洗凈,最后用無菌脫脂棉將傷口處殘留液吸盡,避免在傷口處殘留肥皂水或者清潔劑。較深傷口沖洗時,用注射器或者高壓脈沖器械伸入傷口深部進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徹底。
消毒處理:徹底沖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傷口。如傷口碎爛組織較多,應當首先予以清除。
如傷口情況允許,應當盡量避免縫合。傷口的縫合和抗生素的預防性使用應當在考慮暴露動物類型、傷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時間間隔的基礎上區別對待。
3. 狂犬病疫苗的接種程序如何?
目前我國批準的狂犬病暴露后免疫程序為5針法和“2-1-1”法。5針法為在第0、3、7、14和28天各接種1劑疫苗,共接種5劑;“2-1-1”法為在第0天于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種1劑疫苗,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種1劑疫苗,共接種4劑。5針法適合于所有疫苗,在我國使用范圍最廣;“2-1-1”法只適用于我國已批準可以使用該程序的狂犬病疫苗產品。
5針法免疫程序
2-1-1法免疫程序
4. 孕婦能注射狂犬病疫苗嗎?
我國所有人用狂犬病疫苗均為滅活疫苗,滅活疫苗是將病毒徹底滅活,疫苗中不存在活病毒,已進行高度純化,對孕婦的健康和胎兒的生長發育都是安全的。
5.正在接種乙肝疫苗或其他疫苗,能同時接種狂犬病疫苗嗎?
目前研究尚未發現狂犬病疫苗和其它疫苗同時使用會對免疫效果產生相互影響,接種狂犬病疫苗期間也可按正常免疫程序接種其他疫苗。如果仍有疑慮,由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建議優先接種狂犬病疫苗。
生活小貼士
養貓養狗的朋友,要及時給家里的貓和狗寵物接種狂犬病疫苗,出門溜貓狗時要拴繩,以減少對他人的傷害。
如果不小心被貓狗咬傷,要及時到犬傷門診,進行規范的狂犬病暴露后預防處置。狂犬病毒大多是由寵物貓狗等攜帶進行傳播的,因此家中養寵物的人應該給家中寵物及時注射狂犬疫苗,這樣貓狗不容易患上狂犬病,也不容易通過抓、咬傳播給人類,是維持自身安全的必要措施。
來源:河南疾控 番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