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腫瘤,家庭是前沿陣地
4月15日~21日是第27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腫瘤防治宣傳周的主題是“健康中國健康家——關愛生命,科學防癌”,旨在倡導發揮家庭在防癌抗癌中的重要作用,宣傳家庭關愛的理念,推動以家庭為單位,成員間相互支持,共同踐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定期防癌體檢,關愛陪伴患癌家人,促進家庭健康和諧,切實降低癌癥帶來的家庭負擔和社會危害。
家庭生活中“藏”著危險因素
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中度過的。每個家庭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行為模式以及家庭氛圍,都與每個家庭成員的健康息息相關。不合理飲食、吸煙酗酒、裝修污染、烹調油煙、不良衛生習慣、肥胖少動以及不好的家庭氛圍等都和癌癥的發生有關。
針對相關危險因素,我們要努力做到健康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加工肉類,戒煙限酒,積極運動,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妥善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保持良好心情。
家庭是患者的“加油站”
我們不能完全避免癌癥的發生,當家庭成員患癌后,要選擇正規醫院進行規范治療,做到科學選擇,理性就醫,這是決定整個抗癌戰斗勝利的關鍵。在這一階段,家庭成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腫瘤的綜合治療要兼顧局部和整體,要同時重視患者的全身情況以及腫瘤的情況。腫瘤的綜合治療不是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方法的簡單組合,而是一個有計劃、有步驟、有順序的個體化、系統化的治療過程,需要多學科有效地協作才能順利完成。
患者和家庭成員應了解各個治療方法的特點,積極配合醫院和醫生,綜合選擇,力求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如果腫瘤有治愈的可能,就應以根治為目的。如果屬于姑息性治療,就以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為基本目標。治療中既要重視近期療效,也要重視患者的遠期療效和生活質量。
另外,保持良好的心態是整個治療和康復的基石,家庭則是患者心理健康的加油站。家庭成員一定要了解癌癥患者的心理歷程,通過積極干預和幫助,使患者早日接受適應,積極配合。
當身體出現可能與癌癥相關的危險信號時,應給予重視并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治。但我們平時不能完全依靠癥狀來早期發現癌癥,還是要通過定期體檢來發現癌癥的蛛絲馬跡。主要推薦的檢查方法包括:
癌種 | 檢查方法 |
肺癌 | 低劑量螺旋CT |
食管癌/胃癌 | 上消化道內鏡 |
結直腸癌 | 大便隱血試驗、結腸鏡 |
乳腺癌 | 乳腺X線攝影聯合乳腺超聲 |
肝癌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甲胎蛋白檢測、腹部超聲 |
子宮頸癌 | 細胞學檢查、高危型HPV DNA檢測 |
鼻咽癌 | 血清EB病毒相關抗體檢測、鼻咽纖維鏡 |
前列腺癌 |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直腸指診、超聲 |
甲狀腺癌 | 超聲、甲狀腺功能 |
白血病 | 血常規、血生化、骨髓穿刺等 |
癌癥康復離不開家庭支持
癌癥患者的康復包括身體上的康復、心理上的康復,以及重新融入社會和工作的職業康復。如今,癌癥治療已經不僅僅是清除癌細胞,還包括幫助患者處理生理或心理等方面的影響,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在康復階段,家庭和家庭成員的作用尤其重要。親人之間互相信任,容易溝通,在患者身心恢復和社會回歸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成員需要認識癌癥康復的復雜性和重要性,了解患者康復期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堅持定期檢查。癌癥的治療往往需要經歷手術、放療、化療以及內分泌治療等多種治療方法的綜合應用,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而且針對其容易復發轉移的特點,治療結束后的幾年內還應該堅持復查隨訪。一般情況下,治療后2年內需要3個月復查一次,2年~5年每半年復查一次,5年后每年復查一次。規律的復查隨訪可以早期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二、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癌癥的發生和不良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治療結束后一定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多吃蔬菜水果,同時注意營養均衡,合理膳食,適當運動,保證充足睡眠。
三、建立心理疏解通道。親情、友情能夠有效排解負面情緒,親人的關懷和安慰至關重要。家庭成員要針對癌癥患者的不良情緒給予關心和鼓勵,減輕他們的壓力。
四、建立信心,與癌癥和平共處。家庭成員要協助患者建立癌癥是慢性病的理念,改變對癌癥的態度,積極爭取更好的治療效果。要做到正視癌癥,保持良好身心狀態,達到病情長期穩定。
家庭是防癌的基本單位,也是前沿陣地。在家庭的防癌行動中,每個人都要負起責任,既是個人防癌的第一責任人,也是家庭成員健康的監督者。只有大家一起努力,共同防控癌癥,以家庭為陣地,才能打好癌癥防治阻擊戰,享受健康、幸福、美滿的人生。
(來源: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