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病千萬條,洗手第一條
近日,大家身邊的親朋好友紛紛中招了奧密克戎。很多人不免擔心,N95口罩、手套、消毒液等各種方法都用上。其實,大家要知道,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和其它各種傳染病,保持手衛生,依然是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之一。
病毒可以在物體表面短暫存活,我們的手難免會觸摸被污染的物體,再接著觸摸眼睛、鼻子、嘴或食物,就有可能感染病原體。
比起各種高成本或不好堅持的防疫措施,正確洗手,始終是最簡便、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什么時候洗手?
1.手部可能被污染時。
2.清潔操作之前,如飲食前,觸摸口鼻和眼睛前,護理孩子或老人前。
3.污染操作之后,如接觸垃圾后,上廁所后和咳嗽、打噴嚏用手捂后。
降低感染風險,做到以下幾點
01
首先最容易做的,就是按規范好好洗手。飯前便后洗手、接觸食物前洗手、進家門進辦公室前先洗手這些是最基本的操作。洗手后,盡量不要再次用手碰觸有可能被污染的地方。
規范洗手步驟:用潔凈的流動水打濕雙手;按7步洗手法把手的里里外外都洗到;至少揉搓20秒,大約哼兩遍生日快樂歌的時間; 用潔凈流動水充分沖洗雙手;用干凈毛巾紙巾擦干,或在空氣中晾干雙手。
02
養成手不亂摸的好習慣。盡量少摸把手、扶手、按鈕等各種公用物品。需要接觸這些公共物品時,就不要再用手摸臉或摸食物,摸完及時洗手。摁按鈕時可使用手背的指關節或墊紙巾。
03
手不隨意摸臉。有研究顯示,人們平均每小時摸臉20次以上,想忍住不摸眼睛和口鼻需要有特別好的衛生習慣。
04
家里的環境相對干凈,外出回家時,先要記得洗手。如果在外時近距離與感染者接觸過,那么手部、口罩及外衣的外表面都有可能被污染。回家后盡量先不觸碰任何東西,先洗手,再摘下口罩和脫下外衣,然后再洗一遍手。
05
若自己成為感染者,應在擤鼻涕、咳嗽、打噴嚏、如廁后洗手,盡量不觸摸與家人共用的物品,包括門把手、開關、臺面等等。
做好手衛生,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來源:成都疾控微信公眾號